項目地點:河北省廊坊市
總占地面積:約4.4平方公里
規劃區總面積:424.83公頃
獲獎信息:2019年 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三等獎
項目概述:
廊坊東站位于望京大道與大北環路交叉口以西位置,所在區域為城市重要節點和門戶區域。通過加強該區域城市設計,并融合落實于控制性詳細規劃中,不僅可以科學引導站點與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利用,促進土地集約緊湊發展,提升城市發展活力,而且可以完善站點周邊公共交通一體化,從而更好帶動片區的整體功能提升,為城市好融入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大局奠定基礎。
整體規劃區:南至環城綠帶、北到緯三路、西到西昌路、東到望京大道,占地面積約4.4平方公里。其中核心區范圍:南至環城綠帶、北到緯一路、西到經七路、東到經九路,占地面積約1.1平方公里。
基地現狀主要以村落,農田,為主,其中華為廊坊生產基地、華為公寓、中科廊坊科技谷坐落于地塊內。生態環境自然 景觀皆良好,總用地面積約為4.25平方公里。
項目亮點及價值:
項目亮點:
1)TOD模式——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
“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”。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車站、機場、地鐵、輕軌等軌道交通及巴士干線,然后以公交站點為中心、以400~800米(5~10分鐘步行路程)為半徑建立中心廣場或城市中心。
結構緊湊,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模式;土地利用和公共交通相輔相成;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的土地開發;公交站點成為區域內的交通樞紐;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鄰近公交站點;鼓勵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方式
空間特征—圈層布局:第一圈層,核心區,是包括交通核在內的服務區域,與站點建筑和公共空間直接相連的街坊或開發地塊;第二圈層,影響區,是對第一圈層各種功能的拓展和補充,與軌道功能緊密關聯的地區;第三圈層,輻射區,是非直接關聯區域,間接催化作用。
2)倡導高效、暢達、人性化的一體化規劃理念
一體化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土地利用、交通接駁、地上空間綜合利用、城市空間形態等內容,包含三個層面:
①車站和接駁設施的一體化,提高樞紐本身的運行效率, 營造高效、暢達、人性的車站空間。
②交通樞紐與城市的一體化,帶動城市發展,營造樞紐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間和片區開發核心。
③車站周邊的城市建筑布局一體化。
3)運用海綿城市的生態規劃理念
手段 1:道路與景觀結合減速雨水徑流,提升景觀生態效應
手段 2:生態型開發,在城市中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。
手段 3:水循環的完善與海綿社區的建設
3)地下空間
在充分考慮與整個片區的用地布局發展相協調的基礎上,結合軌道站點建設,實現地上、地下有機銜接,形成以站點為核心的地下空間網絡體系,確定地下空間的功能,提出地下空間建設的組織、設計目標和引導要求。
地下空間設置:地下空間由三個部分組成,分別為地下商業位于鄰近中央廣場和地鐵站的地塊,由地塊紅線分開并在地塊間以地下通道方式連接;底下停車庫設置在每個地塊下;為能夠連接到全部地塊,底下停車庫之間有連接隧道。